长假到来!外出记住“2、3、1”口诀,宅家也要做好3招
密切关注目的地疾病流行现状和健康风险提示(如基孔肯雅热、登革热、寨卡病毒病、疟疾等疾病的疫情通报)。出行前要准备好个人防护用品,如非必要,尽量避免前往疫情高发地区。
密切关注目的地疾病流行现状和健康风险提示(如基孔肯雅热、登革热、寨卡病毒病、疟疾等疾病的疫情通报)。出行前要准备好个人防护用品,如非必要,尽量避免前往疫情高发地区。
近期,江门市发生基孔肯雅热暴发疫情,当地已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。
近期,江门市发生基孔肯雅热暴发疫情,当地已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。专家表示,10月全省及我市伊蚊(传播基孔肯雅热、登革热的媒介)活动仍较活跃,加上中秋国庆假期人员跨区域流动和聚集增加,基孔肯雅热疫情传播扩散风险持续增加,防控工作仍不能松劲。深圳疾控提醒:
当国庆的欢庆遇上中秋的团圆,出行、聚餐、聚会成为假期常态,人员流动增加、聚集场景增多也给传染病传播带来风险。为守护您和家人的健康,全南县疾控中心(县卫监局)在这里提醒大家,欢度国庆中秋双节,与健康同行!假期请重点关注:
国庆假期人员流动频繁,红古区虽非登革热流行区,但需重点防范输入性疫情传播风险,做好以下防控措施,守护假期健康:
国庆、中秋将至,深圳疾控专家提醒市民:假期游玩时一定要把“防蚊”这件事放在心上,要是出现发热、关节痛、长皮疹等症状,别耽误,赶紧去看医生!
传播途径完全一样,由白纹伊蚊(俗称花斑蚊、花蚊)和埃及伊蚊传播,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染。
2025年国庆、中秋假期即将来临,人员流动与聚集、境内游和出境游将明显增多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:假期出行时应注意诺如病毒肠炎、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、霍乱、新冠病毒感染、猴痘、食物中毒预防,以及鼠疫、人感染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;前往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和地区
国庆中秋长假将至,节日期间人员流动量增大、聚集性活动增多,增加了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风险,为切实保障大家能度过一个安全、健康、愉快的假期,宁德市疾控中心温馨提示:做好蚊媒传染病、诺如病毒感染、食物中毒、流感和新冠病毒感染的预防,注意交通安全。
10月伊蚊(传播基孔肯雅热、登革热的媒介)将持续活跃,叠加中秋国庆人群大范围跨区域流动和聚集,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疫情将存在较大传播风险。
当前,我县仍处于湿热多雨季节,蚊虫处在繁殖高峰期,基孔肯雅热、登革热两种传染病均通过伊蚊(俗称“花斑蚊”)叮咬传播。为进一步切断疾病传播途径,我局倡议全县各级各部门行动起来,带动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开展以防蚊灭蚊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,从清理积水做起,从防蚊灭蚊做起
传播途径完全一样,由白纹伊蚊(俗称花斑蚊、花蚊)和埃及伊蚊传播,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染。
为切实保障社区居民身体健康,筑牢蚊媒传染病防控防线,机场街道郭东社区结合大连夏季湿热、蚊虫易滋生的气候特点针辖区老旧小区多的实际情况,扎实开展蚊媒防控宣传工作。
为增强居民对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(简称“两热”)这两种蚊媒传染病的认识,提升自我防护能力,9月28日至29日,在城中社区居委会指导下,社区社工联合党员和志愿者开展“两热”防控知识竞赛,吸引近300名居民参与,现场氛围热烈。
2025 年国庆、中秋双节即将到来,假期期间人员流动、聚集现象将显著增多,境内游与出境游需求也会大幅上升。对此,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醒:市民在假期出行时,需重点做好诺如病毒肠炎、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、霍乱、新冠病毒感染、猴痘、食物中毒的预防工作,同时警惕鼠
基孔肯雅热(chikungunya fever)是由基孔肯雅病毒 (chikungunya virus, CHIKV)引起,经伊蚊(俗称花斑蚊)叮咬传播,以发热、皮疹及小关节疼痛/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,各年龄段均有可能感染发病。
在上班后或下班前,花费一分钟检查并清理本人办公区域及公共区域的小型积水容器(花盆托盘、饮水机水盘、废弃瓶罐、遮雨棚凹槽等)。
声明: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邮箱地址:jpbl@jp.jiupainews.com
返校后,若出现发热、皮疹、关节痛等相关症状,请第一时间到校医务室就诊。
2025年9月21日0时至9月27日24时,全省新增报告3153例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,未报告重症和死亡个案。病例分布在江门2927例,佛山78例,广州68例,深圳22例,珠海13例,东莞7例,清远和湛江各6例,肇庆5例,汕头4例,韶关、梅州、中山和潮州各3例,